期刊导读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_金融科技与经济高质量

发布时间:2022-09-28     作者:网站采编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金融科技相关研究

    1.2.2 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

    1.2.3 金融科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性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本文不足之处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金融科技

    2.1.2 经济高质量发展

    2.1.3 耦合协调度

2.2 理论基础

    2.2.1 数字经济理论

    2.2.2 长尾理论

    2.2.3 经济增长理论

    2.2.4 协调发展理论

2.3 金融科技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

    2.3.1 金融科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2.3.2 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金融科技的支撑作用

3 金融科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模型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

    3.1.1 金融科技评价指标体系

    3.1.2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2 研究方法

    3.2.1 熵值法

    3.2.2 耦合协调模型

    3.2.3 PVAR模型

3.3 数据来源

4 实证分析

4.1 金融科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

4.2 金融科技系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4.2.1 金融科技系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时间分析

    4.2.2 金融科技系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空间分析

    4.2.3 金融科技系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互动关系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2 启示

    5.2.1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政策激励机制

    5.2.2 完善相关法制构建,促进市场良性发展

    5.2.3 提升区域关联程度,实现产业协调互通

    5.2.4 强化人才培育力度,丰富教育宣传途径

    5.2.5 坚持创新思维体系,助推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章摘要:在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恰好为我国转变产业布局和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重要契机,积极发展我国金融科技产业,对于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对金融科技、经济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相关概念及其理论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从“资源配置—创新效应—产业结构升级”三个方面概述了两系统耦合协调的影响机制。经过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分别建立了对金融科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二个体系的综合评估指标,首先运用熵值法衡量了2011-2019年金融科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估水平,然后研究了二个体系间省级层次的时间空间发展变化规律,并通过耦合模型为金融科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互动关系做出分析研究,再通过计算Moran指数对二个体系间的区域空间发展自相关性做出研究,最后再利用PVAR模式对二个系统间的互动效应做出验证研究。研究发现,2011-2019年金融科技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正向增长并有明显改善,其中金融科技发展指数由2011年的0.08到2019年的0.77实现跨越性增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数由2011年的0.16平稳增长至2019年的0.24。各省市的系统耦合度涵盖了0.01-0.87间的九个系统耦合性协调区域,从时空发展的角度看,2011-2019年两系统耦合性的全国均数呈现了稳定增长的趋势,由0.37上升至0.69,在空间上,Moran指数呈现了正向聚集,多数区域呈现出或高-高或低-低聚集的空间特点,在交流互动关系上,金融科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较为显著,而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金融科技的促进作用仍有待提高。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7732/d.cnki.gnzsx.2022.000466

论文分类号:F832;F124